上一頁

有關《推背圖》

華人所流傳的諸多預言著作中(詳見本書《推背圖學》第一.三節),以《推背圖》一書為首、為最。《推背圖》把事件所涉及的人、事、地、時等訊息,以一十分獨特的方式給交代下來,尤其是時間的部分,最令人嘆為觀止(這是全球絕大多數預言所作不到的)。《推背圖》,相傳是唐代的司天監 ── 袁天罡、與李淳風等兩人所著。因預言內容的正確性極高,所以引來許多有意天下的帝王將相、英雄豪傑們,按有利己方的方式進行篡改,導致偽本橫行於世。

《推背圖》在中土已流傳數百年、甚至千年之久。現在廣為流傳的版本,主要是明末清初金聖嘆所批註過的 ── 金批本。此版本經筆者以極為嚴格的手法進行檢驗後(詳見《推背圖學》第八.十節),確定了它內容的精準性、及對世代華人的無比價值。 《推背圖》共有六十象,一象一測,也就是以六十個預言,來預測中原自唐代、到最後氣運乃終之間所會發生的重大事件。以第一象為例,每一象的內容,是由象號、 一對天干地支、 一組八卦、 ㄧ幅圖、兩首詩、及金聖嘆對該象的註解所組合而成(見圖 一 )。因最後一象的象圖畫著一人用雙手推著另一人的背膀,加上詩文最後一句寫著「不如推背去歸休」(見圖二),所以後人便以第六十象的圖意與頌詩第四句,而稱呼此預言集為《推背圖》(詳見本書第一.四節)。

金聖嘆當時解讀《推背圖》的方式,著重於每一象的象圖、讖詩、與頌詩所提供的訊息,然後配合自唐代到明末的歷史,去註解《推背圖》前三十三象所預測的事件。誠如金聖嘆在《推背圖》第三十四象、預言太平天國的註解所說:「證已往之事易,推未來之事難」(見本書第九.二節),他很清楚,拿已經發生過的歷史去比對《推背圖》,容易太多太多了!但是,這並不是《推背圖》作者的本意,因為它是一本有預告、警示功能的預言書,因此,我們過去對它的解讀,嚴格來說,只是驗證它的真偽與正確性(跟歷史與事實比對之後)而已,並沒有將《推背圖》真正的用途給發揮出來。